發布者:西瑪電子 發布時間:2017-05-19
好聲音≠好音樂
好音樂是發燒友的至愛,好聲音是每個人的追求。簡單來說,在聲音文化研究里分清楚“聲音”與“音樂”,就如同在視覺文化研究里分清楚“視覺”與“圖像”。
雖然是一種極其粗略的類比,但視覺和聲音一樣,屬于感官所能感知的客體,而圖像和音樂則屬于客體的具體表現。
好音樂
參數可以定義好音樂,音響器材可以調試好音樂。發燒友追求的好音樂,可以從聲音條件,聲樂技巧,音樂性,情感表達,作品選擇,編曲,錄音質量等部分去講究。好音樂是能把細節充分還原得真實清晰的音樂。
好聲音
好音樂是好聲音的一種表現形式。聲音本身無明確的意義,好聲音也無法具體界定好壞。它遵從人的主觀聽感,由聽感賦予它價值評判。
由此,中國“街舞大媽”不會覺得她們在制造噪音,文藝青年所鐘情的獨立音樂,也不會被那些使用“鳳凰傳奇”當鈴聲的人群判定為是“好聲音”。
在汽車音響改裝領域,好聲音就是讓人聽起來很平衡的聲音。所謂平衡的聲音,就是高音、中音、低音量感適中,不是一樣多,不會有哪個頻段特別突出。
如果人耳聽到的是單薄沒有低頻基礎是聲音,或偏瘦的中頻,干澀刺耳的高頻段,那都不是好聲音。好聲音聽起來至少有甜味,有光澤,有水分,不燥耳,飽滿、豐潤,柔軟而有彈性。
為什么說人人都想要好聲音?
因為好聲音不是只能用來聽音樂,即使你不是發燒友,不喜歡聽歌,開車時,聽到廣播、導航、視頻里發出舒適悅耳的聲音,也是極好的體驗。
筆者相信,喜歡趙忠祥磁性聲音的人要比尖銳嗓音的人多。磁性的聲音有規律,使人聽感舒服(音樂上稱之為旋律),而尖銳的聲音是雜亂無章,可被稱之為“噪音”。當然,分貝也是個重要的問題,一般 70分貝以上的聲音,基本就能讓人煩躁不安。
好聲音可以凈化心靈
為什么有的音樂可以撫慰人心,而有的音樂會令人緊張不安?如果把音樂看做一種復雜而有序的聲音信號,那么這些信號是如何和人的情緒建立聯系的?
聲音是一個復雜的系統,由諸多元素組成,包括聲調、節奏、聲色、響度等,往往這些元素不是單獨表現,而是融合在一起表現出來。因此聽音樂時,對音樂的處理幾乎要動用到大腦所有區域和神經系統。
盡管大多數情況下不同的聲音,我們有不同的解讀,但有一點是共同的:突然、短、響亮的聲音,對許多動物而言是一種報警信號。
例如我們知道汽車短促尖銳的鳴笛意味著危險,而虛靜淡遠的佛教音樂能給人巨大的心理安慰。
聲音本身無意義問題,這是進化埋藏在我們基因里的對外界環境的經驗的情緒反應,告知我們:舒緩、悠長、安靜的聲音,表達一種平靜,至少是中性的狀態。作曲者往往通過操縱期望將這些經驗的情緒添加到音樂中。
汽車音響改裝的存在,除了滿足發燒友的音樂追求外,還是汽車音響的同行們,利用聲音的本質,為廣大車主提供真善美的聲音體驗,使你疲憊時,可有一種健康的、高效的減壓方式。
西瑪好聲音,一路伴你行
上一篇:什么樣的音響效果才算好音響
下一篇:什么是好聲音?音量大≠好聲音